本篇文章1244字,讀完約3分鐘
昨晚在夢中又夢見了家鄉的炊煙。 夢見裊裊炊煙,飄在故鄉上空很美。 離開家鄉20多年,我很少看到炊煙了。 想起小時候的炊煙,像一縷動人的鄉愁,將我的靈魂包裹在夢中,難以忘懷。
我喜歡看家鄉的炊煙,喜歡家鄉炊煙彌漫的樸素,喜歡家鄉炊煙升起的安靜。 在我小時候的記憶中,村子上空飛舞的炊煙,是一幅隨意灑落的畫,隨心所欲的風景。
30多年前,家鄉的房屋幾乎都有砂鍋。 即使有煤火,也經常用鍋做飯。 因為買煤要花錢,所以燒柴不花錢。 那時,村子的早晨、中午、傍晚,炊煙繚繞,娜娜輕柔,棒極了。
炊煙成為鄉村的象征,傳播著勞作和休息的消息。 在家鄉,我喜歡冬天的炊煙。 冬天很冷,所以我很喜歡烤地上的鍋。 除了燒火以外,還可以在地上鍋下端的柴火灰里放幾個紅薯。 等媽媽做飯了,白薯也差不多煮好了。 用柴火灰燉的紅薯,皮軟,里面黃,吃甜絲,味道很好。 有時也會放花生。 那個特有的甜味,我至今還記得。 冬季農閑時,村里鄰居繞道,主人家在房間里燒一盆柴火取暖。 大家七嘴八舌地說,那溫暖的氣氛很和諧。 孩子家經常在加熱的盆里放幾個紅薯燉著吃,成為了最好的零食。 冬天很冷,我最怕早上起床。 因為我的棉襖太冷了,不敢穿。 媽媽拿著兩條棉褲,在地上的鍋上烤了一會兒,燙了一會兒,再給我穿上,真可憐天下父母的心啊。
夏天,放學后和休息日,我和小伙伴們去村子周圍的地里除草,在房子前面的空地上晾曬,堆起來,冬天燒砂鍋。 因為夏天很熱,所以我不喜歡燒鍋,燒得不怎么樣,但是必須經常用人燒鍋。 通常,媽媽經常一邊燒鍋一邊做飯。 現在想想,那時的炊煙,凝聚了媽媽多少心血啊。 每當看到從家里升起的炊煙,眼前就會浮現出母親忙于燒鍋做飯的樣子。 那時我和哥哥都在上學,每天天還沒亮,媽媽就起床燒鍋做飯了。 為了讓我們多睡一會兒,她總是先做飯再叫醒我們。
夏天多雨,每下幾天雨,柴草就很難點燃。 一般來說,家家戶戶都會存一些曬干的柴火。 即使在下雨天,也能看到村子上空的炊煙。
記憶中,我最喜歡媽媽烤在地上的鍋里的蔥油餅。 在那樣的時代,這樣的好事是不好的。 只有家里來親戚的時候,去鄰居家借葫蘆白面奢侈,我也跟著做。 媽媽握著燒火的火候,油餅一放進地上的鍋里,馬上就飄來了誘人的香味。 我圍在鍋臺旁邊,一動不動地看著鍋里的油餅,聞著撲鼻的香味。 油餅烤好后,媽媽用刀子把油餅切成幾個三角形,放入饅頭籃子里,一股噴香的味道很快就彌漫了整個房間。 現在街上賣油餅,但我總是聞不到小時候吃的香味。
20世紀90年代初,我離開家鄉,到現在已經20多年了。 光陰似箭,歲月如梭,如今在家鄉很少看到村子里漂浮的炊煙了。 村子里的老房子變少了,所以是建起來的兩三層樓。 地鍋也逐漸消失了,但各個家至今仍偶爾采用地鍋,通常多用于蒸饅頭或春節蒸鍋時。
家鄉的炊煙離我越來越遠,我又很難見到冉冉升起的炊煙。 但是,無論走到哪里,在我的記憶深處,家鄉的炊煙總是聯結著我的思念,炊煙已經成為我生活中難忘的記憶,將我深深地刻在心里,永遠懷念我。
標題:“故鄉的炊煙”
地址:http://www.6cwl.com/kfwh/17704.html